养老社区里迎接中国新年

随着“银发浪潮”的快速涌来,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也在悄然改变。
作者 李卓希
Gss 3308
两位老人在泰康燕园养老社区的花园里聊天。据了解,2019年中国春节该社区百分之八十的老人选择留在这里过年。

中国国家统计局2018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7年末中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.41亿人,占总人口的17.3%。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,中国面临的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。

随着“银发浪潮”的快速涌来,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也在悄然改变。春节前夕,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泰康燕园养老社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,今年,更多老人选择了留在这里过年。

退休的是工作,开始的是学习

84岁的陈宜元和85岁的孙珋方夫妇是养老社区的第一批居民。20157月,在子女的支持下,老两口搬进了养老社区。养老社区中开设了老年大学,课程内容从数独、布艺、绘画、音乐、书法,到如何使用微信、如何使用手机银行、如何网购,五花八门,应有尽有,老师则由社区居民自己担任。每天,夫妇俩都会看着课程表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,陈宜元也发挥专业特长变身“老师”,给居民开起了“航天课”。

当问及今年的春节怎么过时,孙珋方笑说:“春节不准备回家了,儿女会带着孙子一起来吃团圆饭。社区的活动和老年大学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,我们不想错过。”

陈宜元与夫人孙珋方居住在养老社区里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里,房内设施齐备。孙珋方常跟人说:“这儿就是我的家。”
孙珋方来到社区后,参加了不少兴趣爱好班,她手里拿着的就是在堆绣班制作的第一幅作品。
社区举行“老小孩闹新春”游艺体验准备了众多游戏项目,陈宜元在聚精会神地射气球。

对养老的新认知

76岁的孟繁敏来养老社区已有三年多了,她说:“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养老有许多根深蒂固的想法,大多数人脑海里还残留着‘没有子女的老人才需要去养老院’的旧观点,对养老院的认知也不全面,觉得都是‘条件简陋、人手不够’的情况,而忽视了国内养老产业的发展速度。”

“现在这里就是我们的家,春节也在这儿过。”孟繁敏说,在养老社区过春节,既有儿女陪伴,还有社区的朋友在身边,从“腊八”过后,社区天天都有充满年味儿的活动,比在家里还热闹。

孟繁敏的堆绣作品和她丈夫刘葆锴创作的“葫芦烙画”作品,他们身后的大幅油画也是刘葆锴的作品。两位老人非常热爱艺术,家中的装饰都是他们的作品,社区还曾专门为他们举办过展览。

房间门口的展示台上,放着的孟繁敏亲手制作的丝网花。

给时间以生命

鲐背之年的张嘉庆老先生依然精神矍铄,春节期间来探望他和老伴的亲戚、朋友和学生一波接着一波。就算访客再多,老先生有一个习惯不会被打破:每天两次,开着被工作人员戏称“小宝马”的电动助力车,从生活区出发去护理区看老伴李环。

两个儿女都已移居国外,张嘉庆与李环是中国典型的“空巢老人”。几年前,李环患上了阿兹海默症,自从病情加重张嘉庆无法单独照料后,便先住进了疗养机构。一年半前,张嘉庆老先生与儿女商量过后,也住进了养老社区。

“快到春节了,转眼就是一年,光活着可不行,还要有尊严的活着。”对于老伴的现状,张嘉庆老先生很欣慰。简单意义上的养老是“给生命以时间”,而让老人从更高层次上实现精神慰藉才是“给时间以生命”。

“老小孩闹新春”游艺活动上,刘葆锴在玩“愤怒的小鸟”。
张嘉庆的朋友带着小女儿来探望他。张嘉庆有自己的房间,过年期间就在这里招待前来看望他的朋友和亲戚。
护理员推着李环在走廊里散步。养老社区有针对认知障碍的专业护理,张嘉庆常向老伴撒娇:“你见护理员乐哈哈,见我还没乐呢!” 
采访期间,休假回老家的生活管家姜芳给张嘉庆打来了视频电话:“叔叔干啥呢?我看看你好着不。” 张嘉庆说,这里的工作人员给了他们儿女般的照顾。